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读书 | 何为戏剧?戏剧何为?(2)

来源:读书文摘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1-21 10:5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世上最较真的人是一直纠结于这类生死虚无的人。你看他书中自述,从中学时遇到戏剧以后就自言:“不做事我就不知道为什么活着。戏剧恰恰让我有强大

世上最较真的人是一直纠结于这类生死虚无的人。你看他书中自述,从中学时遇到戏剧以后就自言:“不做事我就不知道为什么活着。戏剧恰恰让我有强大的动力去活着……”我们读到的,是一个人偿还他欠戏的那条性命。

如此以性命制戏、以戏关照性命的人够格回答:

何为戏剧?

戏剧如何为?

▲《新原野》剧照

何为戏剧?

王可然绕过古今中西,经典或前卫,传承或颠覆,着落在了一个“真”字上:那是冷酷到天地不仁的“真”,是人生命里本质的行动力,不为任何“后”建立起来的价值观、情感体系所改造。

戏剧兜兜转转,不过是想要返回这个根源。

重新来看那顶不新鲜的“先锋”帽子,荣也罢,辱也罢,绕住了多少人,去忽视书中说到的这个事实:真正的先锋是答对了题,开对了锁,要在突破之后成为主流。

戏剧之变,因为世界对真实的认识而变。当空间充满秩序和意义时,人心雍容,戏剧古典,制出来堂堂正正的悲剧喜剧;当时空被科学搞得只有几何和数字,制出来的荒诞抽象,依旧是在老实地返回真实。

那么再来看央华版的《庞氏骗局》吧。不必纠结于“音乐戏剧”的概念,你的体感已经在律动之中,还找什么旁的音乐?且说它的抽象。20 世纪就是一段倍速的密集节奏——而当下的加速已经到了支离破碎、彼此隔绝的地步了——最能感受那节奏的地方当然在美国。和骗局的始作俑者庞奇同龄的美国作家们,也用尽了“后现代”的各种写法,在模仿新闻纪实的剪接拼贴,在解构和戏仿,在黑色幽默。不虚构的人没法活,虚构的人也没法活。他们和庞奇发现(好像并不是发明)的骗局一样,呈现的是这个地转天旋的真实节奏。于是,我们看到的戏剧方法是冷峻地抽去布景和细节,把附着于钞票之上的物质剥离,只剩下一群为数字而癫狂的孤独生命,值得我们怜悯,并且自怜。

主角一把把掷向空中的美元,正好暗合中国人的丧葬风俗,就是《茶馆》最后一幕的撒纸钱。出殡时请的好手可以把一摞白钱抛到高过城楼,待送葬队伍出了城,最后一张才飘落回地上。

这场好戏就是那个年月落到今天的最后一张纸钱。我们在世纪末的一头,目睹欲火烧尽了一切皮相,只剩下个荒谬的结构。这荒谬本身就成了大真,成了大是,把你我都罩了个严实,近乎无路可走,何况你我还继续身在庞氏骗局里。这才是好戏,才是真正的先锋。

▲《庞氏骗局》剧照(郭相辰摄)

央华制戏,往往如此。

王可然在书中说到的准则,都在这“真”之后、“真”之中:“想要去设计,本身就错了”,创意是对“真”的底色做出判断。这些只此一家的话,值得我们反复去读,将来反复去明白。

然而“真”又是“指不至,至不绝”。以戏剧求“真”,是追逐无人抵达的共相和本体,近乎痴人逐日,人只要走在这条绝路上,无论倒在哪一步,都有执着坦荡的气概,都是美的。那被古人称为“真气”的,也同样不为利害和观念所动摇,这种孤往是痛快的事,也是没办法的事:“真”就摆在那里。

于是,王可然说“戏剧只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门玩意儿”,“想用戏剧拯救世界,这是最可耻的错误”。

列位看官,那你又是为什么来看戏呢?是不是也像我,想寄托于更大的事情,去感受自己并不孤独,或者预备迎接透彻的孤独?

▲连台戏《雷雨》《雷雨·后》剧照(齐琦摄)

戏剧又如何为?

这是我们将会在后面各章节的描述、分析和问答间看到的。

有人说起过中国传统戏剧向来有游戏属性,因为古人眼里的世界是连续的、转化的,并没有断裂式西方文明的对立命题和冲突张力。我们的古人惯于从旁去看,从高处去看,一切都如游戏,在旧戏台两侧的柱子上,人生和戏总是对仗的。这也是我们身在其中的一重真相。游戏的戏剧不见得比冲突的戏剧低,只要戏剧人有足够的专注和自由态度。古人同样爱戏如性命,只是在台上举重若轻,唱念做打精湛,而神思漂浮于戏外。

我总觉得这个差异是在中国做戏剧要解的谜题。

王可然的戏剧方法里对此有所解答,他说今天的戏剧人是“观众的窥探者”“游戏的制造商”。《如梦之梦》既是对当下心灵的抚慰和疼爱,又何尝不是一场中国式的、你追我赶的、浩瀚不绝的人世游戏?他所说的通俗,是专注、自由地服务于世俗,我们个个都活得步履沉重,心绪漂浮,仅有的一点儿认真机会是在这舞台游戏里投注的。

文章来源:《读书文摘》 网址: http://www.dswz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121/1854.html



上一篇:荐号 | 为什么读书的人很好看,这是我见过最好
下一篇:夜读丨人到中年:交诤友,多读书,少妄语

读书文摘投稿 | 读书文摘编辑部| 读书文摘版面费 | 读书文摘论文发表 | 读书文摘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读书文摘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